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道教词典查询 > 常道观

常道观_在线道教词典查询


    常道观俗称天师洞。在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。始建于

隋大业(605~618)年间,原名延庆观。唐代改称常道观。宋代又名昭庆观,或称黄帝

祠。宋文同《昭庆观》诗曰:琳岩盘玉霄,彩翠接步武。云霞不可画,泉石固难谱。神

幢逾百寻,帝辙历万古。灵瀑谁与穷,长飞六时雨。

    常道观在唐末经道士张素卿主持重修,曾得唐僖宗手敕褒美,编其事于国史及幸蜀

碑内。①其现存建筑,系清康熙(1662~1722)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。1920年至

1939年间,住持彭椿仙再次修缮改建。1980年以来,青城山道教协会又陆续加以维修。

主要殿宇有:

    三清大殿。是供奉三清尊神的主殿,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。该殿为1923年重建,

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。殿前通廊九级石阶,前檐排列六根大石圆柱。重檐飞甍,古朴宏

伟。楼上为“无极殿”,有传为明代的木雕屏花八扇,楼正中有八角形“楼井”。三清

大殿正中悬有清康熙皇帝御书“丹台碧洞”匾额。殿左有高约五十余米的古银杏树一株,

传为东汉张陵手植。

    天师殿。清光绪十年(1884)重建。所处地形高耸而又狭窄,建筑前低后高,旁低

中高,纵横组合连成一体。最上层为洞窟,内有隋代石刻张陵天师像,龙虎山历代天师

选定后都要来此朝拜。

    三皇殿。内有《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》,是青城山著名唐碑。该碑由唐玄宗朝常

道观观主甘道荣书写,吴光逵刻石,历代传为镇山之宝。殿内还有《龙门派碧洞宗道脉

渊源碑》、《椿仙彭真人重修常道观碑》等碑刻。②殿右侧有白云阁,旁有宋代松三株。

该殿供奉伏羲、神农、轩辕石像各一尊。背有铭文。

    黄帝祠。是常道观最早的殿宇,初创于隋代。殿宇重檐回廊,横额上有“古黄帝祠”

四个金字。祠旁有“古六时泉”,又名潮泉。祠内供奉轩辕黄帝金身像。

    清后期迄今担任常道观住持的有:万本圆、李合邦、徐教升、萧永平、何元清、程

明星、杨至益、彭至国、易心莹、宁理正、胡理松、陈理元、傅元天。现常道观有道士

数十人,为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。    
  注:

    ① 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第812册485页,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年

    ② 《青城山志》27页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