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道教词典查询 > 上清正一万寿宫

上清正一万寿宫_在线道教词典查询


    上清正一万寿宫简称上清宫,在江西贵溪县上清镇东端。

    是张陵历代子孙奉祀香火之地,道教正一派之祖宫。据说由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建于

西晋永嘉(307~312)年间,初名传箓坛。唐会昌(841~846)中,赐额真仙观,宋大

中祥符(1008~1016)间,改额上清观。天圣(1023~1031)间,迁于龙虎山之南,元

祐元年(1086)重加修缮。北宋贾善翔《上清观重修天师殿记》曰:“旧塑系、嗣师

(张衡、张鲁),王(指王长)、赵(指赵升)二真人及灵官等环侍,亦复雅饰。

    ……今上清观,天下道俗遇三元(节),诣此登坛传度法箓,以二十八代天师为度

师也。”①崇宁四年(1105)请于朝,迁建今所在地。“政和三年(1113),道君皇帝

眷礼虚靖天师(即张继先),改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。拨赐江东徐氏绝产,计米万余斛”。

②建炎、庆元、嘉定间,皆赐钱拓新,其规制未详。

    端平二年(1235),再度拓新,“为殿六:曰三清,曰真风,曰昊天,曰南斗,曰

北斗,曰琼章;为阁二:曰皇帝本(或曰景)命,曰宝奎;为楼一:曰琼音;为馆三:

曰宿觉,曰蓬海,曰云馆;为堂二:曰斋堂,曰正一。堂之左曰方丈,东西创道院各数

百楹。栋宇翬飞,牖户宏敞,……实为海内琳宫之冠”。③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(1287),

敕命重建三清殿、坛楼及三门。二十五年七月,“寥阳殿成。……广旧制为坛楼四檐,

为门七十楹,坛之前为拜亭,门之前为碑亭二。……起二十四年六月,迄三十年十月”。

④大德二年(1298),上清宫被火焚毁,吴全节奏请重建,至仁宗皇庆二年(1313)建

成,规模较前更大:“为殿十有三:曰三清、玉皇、真风、真庆、太一、璇玑、琼章、

南斗、雷霆、五岳、三官、旌阳、玄坛;为堂七:曰正一、寿星、正(疑此处缺一字—

—引者注)、纪仪、蓬海、宿云、方丈;为楼三:曰玄坛、钟(缺一字——引者注)、

宝奎。至于厨湢库庾、诸亭诸门诸厅事(疑此处有脱文——引者注)、东西寮。曰道院

者,凡三十有一。悉视旧右加加(疑为“有加崇”之误——引者注),命曰大上清正一

万寿之宫”。⑤“至治壬戌(1322),氵存厄于灾,重纪至元丁丑(1337)又复修如故,

虞集记之。而又不戒于火,以至正辛卯(1351)毁”。⑥明清时期又经多次重建、修葺。

首先是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进行大规模重建,至二十六年(1393)完工。“首建真

风殿、元帝殿、元坛祠,而次第从事余者。……中为阁,阁之上为玉皇殿,下为经堂,

其前为真风殿。真风殿者,祖师祠也。祠之前有三清殿,又前为元坛,覆以重屋。坛之

前为三门,门之前为虚皇坛,坛之前为棂星门,而东西各属以周庑,表以层楼,左楼悬

大钟,右楼悬大鼓。东为东庑,内外方丈、上下库司、元坛祠、蓬海堂、宿云堂在焉。

西为西庑,寿星堂、元帝殿、斋堂、藏室、上下官厅在焉”。⑦其后,永乐元年(1403)、

十四年、正德十三年(1448)、嘉靖十一年(1532)、万历三十七年(1609),都曾相

继作过修葺改建。娄近垣《大上清宫建置沿革》记载颇详。⑧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

曾赐金修葺上清宫,世宗宠信龙虎山道士娄近垣,又于雍正九年(1731)赐银十万两进

行大修,至次年告竣,建制多有更新。⑨清光绪《江西通志》卷二百二十四云:“雍正

九年赐御书额,御制碑文。置香田膳田,增广道院,额设法职。

    乾隆、嘉庆间,俱特旨动帑修葺。”AB清中后期未有大的修葺,加之火灾兵毁,至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仅存大上清宫门楼、午朝门、钟楼、下马亭等破败建筑。其

后,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,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   
  注:

  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皆载《龙虎山志》,见《道教文献》第1册258~259页,267

~268页,267~268页,287页(文中二十四年、二十五年、三十年,雕板时漏刻一横,

现参考其他资料改),294~295页,第2册95~100页,578~579页,95~100页,95~100

页,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,1983年

    AB 《江西通志》第6册2593页,台北华文书局,1967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