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道教词典查询 > 自然

自然_在线道教词典查询


    自然,在道教教义中是指“道”的存在、运动、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。道教以

“道”名教,将“道”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。由“道”出发,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“朴”、

“一”、“柔弱”、“无为”、“不争”等观念,“自然”也是其中之一。“自然”所

描述的就是“道”的不加任何强制、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、自己发生、自己存在、自己

演化、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。《通玄真经》卷八《自然》篇,唐代默希子题注称:

“自然,盖道之绝称,不知而然,亦非不然,万物皆然,不得不然,然而自然,非有能

然,无所因寄,故曰自然也。”①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,道生万物都是不假外力

自然而然的,而且是不得不然的。

    “自然”这一概念,首见《道德经》。“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

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(二十五章)。四大,指道、天、地、人。道法自然,就是

说,道是自然而然的。道士杜光庭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称:“疑惑之人,不达经理,乃

谓大道仿法自然。若有自然居于道之上,则是域中兼自然有五大也。”又称:“大道以

虚无为体,自然为性。

    道为妙用,散而言之,即一为三,合而言之,混三为一,通谓之虚无自然大道归一

体耳。非是相生相法之理,互有先后优劣之殊也。非自然无以明道之性,非虚无无以明

道之体,非通生无以明道之用。”这就是说,“道”不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。《道德经》

还称: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”(十七章),意思是事情成功,百姓都说我们本

来如此。杜光庭认为,道是无私的,“不亲其亲,不子其子,有生成遂长之功,不矜于

下,不见物得其所,不知上化所为,以为自然而然也”。②《南华真经·缮性》篇赞扬

古时社会:“阴阳和静,鬼神不扰,四时得节,万物不伤,群生不夭;人虽有知,无所

用之;此之谓至一。当是时也,莫之为而常自然。”至一,就是至道。

    至一的社会就是体现了道的社会。认为在这个社会中,无为而常符合自然。郭象注

称:“任其自然,故至一。”③《淮南子》较多以“自然”的观念论述天地之道和为政

之道,称“天下之事,不可为也,因其自然而推之”。意谓不论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,

凡事都要循道而行,自然而然,不可勉强。认为天高地厚,昼日夜月,阴阳变化,列星

高悬,船浮于水,车行于陆,都是自然而然的事。“两木相摩而热,金火相守而流,圆

者常转,窾者主浮,自然之势也”。又称“物有以自然,而后人事有治也”,认为至人

之治,“心与神处,形与性调,静而体德,动而理通,随自然之性而缘不得已之化,洞

然无为而天下自和,淡然无欲而民自朴,无祥而民不夭,不忿争而养足,兼包海内,

泽及后世”,④《通玄真经·自然》篇,则从人主之术的角度充分论述了“自然”治政

的内容,认为人主推行王道就是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清静而不动,一度而下徭,

因循任下,责成而不劳,谋无失策,举无过事,言无文章,行无仪表,进退应时,动静

循理,美丑不好憎,赏罚不喜怒。名各自名,类各自以,事由自然,莫出于己”。当然

“所谓无为者,非谓其引之不来,推之不去,迫而不应,感而不动,坚滞而不流,卷握

而不散,谓其私志不入公道,嗜欲不挂正术,循理而举事,因资而立功,推自然之势,

曲故不得容,事成而身不伐,功立而名不有”。但是圣人也要立法以规范社会,“圣人

立法以导民之心,各使自然,故生者无德,死者无怨”。⑤立法的目的就是使民众“自

然”,生死都心情舒畅。

    早期道教继承了道家关于“自然”的思想。《老子想尔注》称“自然,道也”,

“自然者,与道同号异体,令更相法,皆共法道也”。⑥《太平经》则称“元气自然,

共为天地之性也”,就是说,自然和元气一样,都是高于天地的东西。又称“比若地上

生草木,岂有类也。是元气守道而生如此矣。自然守道而行,万物皆得其所矣”。⑦意

思是,自然而然地循道而行,万物都可以得到它自身所处的地位,这也是将“自然”视

作“道”的一种特性。葛洪《抱朴子内篇》明确指出“自然”是天道的特性,称“天道

无为,任物自然,无亲无疏,无彼无此也”,而万物的“变化”又是自然的特性,“变

化者,乃天地之自然”。葛洪还在《明本》篇中评论了班固贬司马迁“先黄老而后六经”

的公案,认为“迁之洽闻,旁综幽隐,沙汰事物之臧否,核实古人之邪正。其评论也,

实原本于自然,其褒贬也,皆准的乎至理”,⑧认为自然就是天道。《黄庭内景玉经》

也多有以“自然”代替“道”的经句,如:“兼行形中八景神,二十四真出自然”,

“六府修治洁如素,虚无自然道之故”,“还魂返魄道自然”等,据梁丘子注,“三八

二十四真人,皆自然之道气”,“虚无十有二气,自然为先”,“拘魂制魄,令不动作。

帝在身中,道以自然”。⑨道教类书《无上秘要·入自然品》,引用一些道教的经典,

将“自然”同修道成真相联系。《妙真经》称“自然者,道之真也”,“人为道能自然

者,故道可得而通”,意思是,得道的人是懂得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的,如果要勉强为

之,就不能得道,也就是“不知其所由然”。《洞玄自然经诀》提出所谓真人,就是

“体洞虚无,与道合真,同于自然,无所不能,无所不知,无所不通”。

    “与道合真”和“同于自然”的意义是相当的,“同于自然”就是得道的意思。

《洞玄空洞灵章经》还描述得道仙真“飞天携提,游宴紫晨,握运留年,永享自然”。

CD《西升经》明确提出“道”的最重要性质是“自然”,称“告子道要,云道自然”。

    唐代道士李荣注:“自然者,内无自性,外绝因待,清虚玄寂,莫测所由,名曰自

然。不可以自他,分其内外;不可以有无,定其形质;不可以阴阳,定其气象;不可以

因缘,穷其根叶。

    所谓虚无自然之大道也。”CE他认为自然是一个既无形质,又无内涵,没有因果,

不可分析的概念。这个观点在唐代道士孟安排编撰的《道教义枢》中,得到了进一步的

说明。卷八《道教义》有“自然义”,称“自然者,本无自性。既无自性,有何作者?

作者既无,复有何法?此则无自无他,无物无我。

    岂得定执以为常计。绝待自然,宜治此也”,“故自是不自之自,然是不然之然。

不然之然无所不然,不自之自无所不自。

    无所不自故他亦成自,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”,“不然之然亦无所不然,故自亦成

然,是则自之与他,俱有然义。今但明自然者,以‘他’语涉物,义成有待,自名当己,

宜以语绝也”。因此,“自然”是为众生“强立名字耳”。CF上述文意总的说来就是自

然并无自己内在的性质,也没有造成它的“作者”,因而也没有自然的运动法则。自然,

就是没有自我,没有外物。为使一般人易于理解,勉强取名为“自然”。王玄览的《玄

珠录》中,也有类似的观点,称“无人无所因,所以是自然”,“此是自然生,此是自

然灭,不由生者生,不由灭者灭”。CG道教的外丹和内丹修炼术,也以“自然”之理分

析丹法。

    东汉魏伯阳的《周易参同契》称“自然之所为兮,非有邪伪道”,“施化之精,天

地自然,犹火动而炎上,水流而润下”。CH他认为丹药的相互作用、变化,都是自然生

成的,并非人所能控制的。《黄庭内景玉经》称:“六府修治洁如素,虚无自然道之故。

物有自然事不烦,垂拱无为身体安。”认为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都出自然,能够懂得

“自然”之理的人就是真人,“坐在立忘,万世常存”。CI宋代张伯端《悟真篇》继承

了这一“自然”说,称“谩守药炉看火候,但看神息任天然”,叶士表注:“天地有自

然之气,气有自然之数,人禀天地而生,气数与天地等,修真之士穷造化之原,知升降

之路,但安神定息,一念不生,湛然无欲,则神气周流,自然造化。”CJ金元以后内丹

术有很大发展,修炼理论也渐趋系统化和精密,但是“自然”仍是内修理论的主要内容。

全真七子之一谭处端有诗云:“大道常清静,无为守自然。自心不回转,何处觅言传。”

CK马丹阳《自然吟——赠陇州萧防判》诗云:“顿觉万缘空,顿觉心开悟。心猿自然停,

意马自然住。龙虎自然调,神气自然固。金丹自然结,神仙自然做。”CL意即“自然”

之理要贯串于内丹修炼的全过程,只有一切都自然而然而不勉强,才能够结丹成仙。明

清两代内丹家们在“炼己”、“筑基”、“火候”中,也多强调“自然”。清代道士黄

元吉在《乐育堂语录》中称:“保养又非别有法也。凡事应得恰好处,得最当,我无喜

也,亦无忧;无好也,亦无恶。即顺天地之自然,极万物之得所生,须任理而行,听天

安命可矣。”因此,“顺天地之自然”是修身养性的基本方法。又称:“炼丹之道,先

要踏踏实实,从守中做起,然后引得本来色相出来,苟不踏实,何以凌空。故三丰云:

凝神调息于丹田之中,盖心止于脐下曰凝神,息归于元海曰调息,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,

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。如此久久,心神畅遂,气息悠扬,不假一毫人力作为,自然神无

生灭,息无出入,俱是安闲自在。”CM认为凝神,调息、运气等等,都要“不假一毫人

力作为”,一切都要“自然”,这样才是“炼丹之道”。    
  注:

    ①②③④⑤⑨CDCECHCICJ 《道藏要籍选刊》第5册477页,第2册111、85页,第2册

522页,第5册5、6、161、59页,第5册第478、480、481页,第3册539、551、553页,第

10册296~297页,第3册592页,第9册60、57页,第3册551页,第3册399页,上海古籍出

版社,1989年

    ⑥ 《老子想尔注校证》第30、33页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年

    ⑦ 《太平经合校》第17、21页,中华书局,1960年

    ⑧ 《抱朴子内篇校释》(增订本)第136、184页,中华书局,1985年

    CFCKCL 《道藏》第24册831页,第25册850页,第25册589页,文物出版社、上海书

店、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,1988年

    CG 《玄珠录校释》第129、110页,巴蜀书社,1989年

    CM 《乐育堂语录》第191、110页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