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道教词典查询 > 《化书》

《化书》_在线道教词典查询


    《化书》为五代道士谭峭(字景升)撰。《续仙传》载,峭为国子司业洙之子,

“洙训以进士为业,而峭不然,迥好黄老诸子。”乃出游终南山,继游太白、太行、王

屋、嵩、华、泰岳,不复归宁。陈抟称:“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《化书》。”则

此书当是他早年所作。后游历建康,曾将此书授南唐宰相宋齐丘,与之曰:“是书之化,

其化无穷,愿子序之,流于后世。”不意齐丘遂据为己有,题齐丘子撰。故宋代书目多

误以为齐丘子《化书》。清钱侗《崇文总目辑释》云:“今本亦题峭撰。宋齐丘攘为己

作,故《通志略》诸书并题齐丘撰,误也。”

    《化书》有多种版本。《正统道藏》太玄部作六卷,《万历续道藏》复收入。《重

刊道藏辑要》不分卷。《四库全书》子部杂家类、《道藏举要》第五类、《道书全集》

等均作六卷。或题为《谭子化书》《谭子》者,有三卷、一卷诸本。《子汇》本仍题作

《齐丘子》。曾慥《道枢》卷一《五化篇》系摘录此书,文字与《道藏》本多异。

    此书每卷一“化”,分为《道化》《术化》《德化》《仁化》《食化》《俭化》。

每化下又复分章,计有《蛇雀》《老枫》《大化》《天地》《死生》《虚无》、《虚实》

《止斗》《清静》《无为》《解惑》等一百零八章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“其说多

本黄老道德之旨,文笔亦简劲奥质”。有明王一清注《化书新声》。

    《化书》作者设想世界由虚化成、又复归于虚,“化化不间,由环之无穷。”谓

“道之委也,虚化神,神化气,气化形,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。道之用也,形化气,气

化神,神化虚,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”。故而认为“古圣人穷通塞之端,得造化之源,

忘形以养气,忘气以养神,忘神以养虚。虚实相通,是谓大同”,乃得道之至高境界。

书中力论世间万物、有情无情,均可互化,“乃知形以非实,影以非虚。无实无虚,可

与道俱”,“用神合真,可以长存”。

    《化书》还认为,由虚化而成形,于是有了人类,由此而有生壮老死、尊卑分别,

而有冠冕、车辂、宫室、掖卫、燕享、奢荡、聚敛、欺罔、刑戮、悖乱、甲兵、争夺乃

至败亡。

    统治者以仁义刑礼猎囚人心,意在“保其国家,而护其富贵”,“故道德有所不实,

仁义有所不至,刑礼有所不足,是教民为奸诈,使民为淫邪,化民为悖逆,驱民为盗贼”。

书中提出“俭化”主张,谓“俭者,均食之道也”,“能均其食者,天下可以治”;

“俭可以为万化之柄”,“可以即清静之道”。

    以虚为本,以俭体虚,复归大同,为此书之大旨。书中对苦难的下层大众寄予深切

的同情,并以悲愤的笔调揭露、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、残酷和虚伪。但同时又希望

有一“大人”出而推行其无为治民之道,以致理想的太平、“大同”,认定“惟大人无

所不同,无所不化,足可以与虚皇并驾”。书中隐用《阴符经》并有所发挥,如《天地》

章说:

    “天地盗太虚生,人虫盗天地生,虰盗人虫生。……我其死乎?虰将安守?所

谓奸臣盗国,国破则家亡;蠹虫蚀木,木尽则虫死。是以大人录精气,藏魂魄,薄滋味,

禁嗜欲,外富贵。虽天地老而我不倾,虰死而我长生,奸臣去而国太平。”其虚化形、

形复化虚,以及“蛇化为龟,雀化为蛤”、“老枫化为羽人,朽麦化为蝴蝶”、“贤女

化为贞石,山蚯化为百合”等万物互化的观点,除借资于道教有关“化”的思想之外,

也折射出唐末五代社会变化的现实。

    书中还提出“以形用神则亡,以神用形则康”;“志于虚无者,可以忘生死”;

“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,神同虚无则事无不知”;“疑人者为人所疑,防人者为人所防”;

“多感必多怨,多喜必多怒”;“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,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”等等观

点。主张“止人之斗者使其斗,抑人之忿者使其忿”,认为“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”,

指出治民“在不逆万物之情”。并以“心不疑乎手,手不疑乎笔,忘手、笔,然后知书

之道和畅非巧也”,喻无为治民之道。

    《化书》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,兼论养生成仙之术。其顺则生物成人、逆则返虚复

本之论,“元精”、“坎离”、“纯阳”、“神化”等说,同于内丹道。体现出道教典

型的哲学、修炼观点,故而历来为道教徒、内丹家和道教学者所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