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道教词典查询 > 《老子河上公章句》

《老子河上公章句》_在线道教词典查询


    《老子河上公章句》旧题西汉河上公作。《正统道藏》本为四卷,收入洞神部玉诀

类。

    河上公不知何许人。《史记》提到河上丈人。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云:河上丈人,不

知何国人,自隐姓名,居河之湄,著老子章句,号河上丈人,亦称河上公。①葛玄《河

上公注老子序》也说莫知其姓名,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,常读老子《道德经》。

文帝好老子之言,有所不解数句,遣使问之,公曰:道尊德贵非可遥问。帝即驾从诣之,

河上公即授素书《老子道德经章句》二卷。但葛玄此说后世学者颇不以为然。

    关于《老子河上公章句》的时代及其作者,众说纷纭,大致有西汉、东汉、魏晋诸

说。赞同东汉说的认为,它产生于《老子想尔注》之前,其中有后世道流增饰之处。河

上注中糅有儒家思想,如注“圣人常善救人”时,称“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,欲以救人

性命”(二十七章)。为此有人认为作者系方士化的儒生。

    在众多的《道德经》旧本中,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流传最广。近人朱谦之认为:王本

属文人系统,一般为学者推崇;河上本近民间系统,文句简古。河上本与王本比较,以

河上本为优。②河上本自身也有不同。据李道纯称:有河上公解注,有二家全解,有章

句白本,三本中以章句白本理长。③朱谦之又说注本有北方传本与南方传本的不同。北

方本以敦煌发现的六朝唐写本为代表,即敦煌本;南方本则以日本奈良圣语藏镰仓旧抄

卷子残本及东北大学教授武内义雄所藏室町时代抄本为代表。北方本优于南方本。

    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,清晰精确,有相当浓厚的养生思想,反映了东汉社会尚黄老

神仙的思潮。注中反复讲“自爱其身,以宝精气”(七十二章);“治身者当爱精气而

不放逸”(五十九章);“深藏其气,固守其精,使无漏泄”,“深根固蒂者,乃长生

久视之道”(同上);“爱精重施,髓满骨强”(一章),“人能自节养,不失其所受

天之精气,则可以久”(三十三章);特别强调了宝精爱气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。河上

注本还以“去六情”、“损情去欲”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条件。认为:得道之人,损情

去欲,五内清静,至于虚极(六十章);

    治身当除情去欲,使五藏空虚,神乃归之(十一章);情欲断绝,德与道合,就能

无所不施,无所不为(四十八章);除情去欲,守中和,就是知道要之门户(一章)。

    河上注将治身与治国相结合,主张身国同一。以人君作为养生之道的施教对象,把

养生之道和人君的南面术联系起来。它说,治身者爱气则身全,治国者爱民则国安(十

章);

    圣人治国与治身相同(三章);效法道的无为,治身则有益精神,治国则有益万民

(四十三章);人能知止足,则福禄在己,治身神不劳,治国民不扰(四十四章);治

国烦则下乱,治身烦则精散(六十章);治国当爱民财,不为奢泰,治身当爱精气,不

放逸(五十九章)。把治身的原则推而广之,扩充到治国当中,则国无不治;反过来说,

把治国的道理运用于治身,则身无不治。身与国是相通的,清静无为、知足俭啬是二者

共同的原则。这是对老子原有思想的发挥,后世道教徒解老时也继承了这一观点。

    河上注中多有神仙思想,如注“谷神不死”称:谷,养也。人能养神则不死(六章)。

注“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”称:

    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自然,轻举升云,出入无间,与道通神,当有何患(十三章)。

反映了东汉黄老思想的特征。

    关于“道”,河上注认为是混沌未分的元气,它无形无音无匹双,存在于天地之前,

混沌而生成万物。道始生者为一,一生二即一生阴阳,二生三即阴阳生和清浊三气,分

为天地人,三生万物即天地人共生万物。道散而为神明,流为日月,分为五行。这就是

河上注的宇宙化生论。它把道分为经术政教之道和自然长生之道,说道神通广大,通行

天地,无所不入,在阳不焦,托阴不腐,无不贯穿,没有危殆,并将道人格化,赋予其

意志力和思维能力。

    总之,河上注是东汉方术之士的解老之作,它吸取当时哲学、医学和养生学的成果,

着重从养生角度解老,同时阐发治国之道,主张通过自身修炼而长生不老,是道家思想

向道教理论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。其思想多为后世道教继承发扬,唐时《传授经戒仪注

诀》规定它为道教传授的主要经书之一。河上本通行于道教中,为道士广泛使用,不少

道士解老都以它为底本。至今一些学者认为,河上注本有的地方胜过了王弼注本,保存

不少精义,可与王注并行,取长补短。它对老子思想,汉代黄老思想和早期道教思想的

研究具有参考价值,在版本学上也有其重要价值。    
  注:

    ①③ 《道藏》第13册107页,第12册643页,文物出版社、上海书店、天津古籍出

版社联合出版,1988年

    ② 《老子校释》第1、2页,中华书局,1963年